生产运行,需回归常识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企业管理交流 』
![]() ![]() 这是我一个重庆的朋友的口头语:我为什么劝私企不要学华为,因为老板不是任正非。 其根本原因是,一个企业的管理的模式,必须要与企业本身的经营、管理的实践相一致,不能照搬照抄华为的管理实践。华为的管理实践,必然与华为所处的行业,发展的阶段、管理基础水平和未来的战略方向和目标相匹配。因为仅仅是华为的人力资源水平,就足够你喝三壶的。N年以前,华为的新入职的学生都是985、211的了,而您的呢?千万别小看名校的毕业生,聪明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。 这句话,也可以套用一下:千万学丰田,丰田是神,你是啥? 丰田成长为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(2022年销售量依然第一),除了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潮流以外,必然有其独特的管理技术,形成了TPS。在丰田形成TPS过程中,大野耐一等神一样的人物出现,是最正常不过了。 需要明确的,是因为有大野耐一这样神一级的任务,才有TPS。不是因为有TPS才有大野耐一,这个逻辑关系千万别错了。如同是任正非打造了华为,而不是因为有华为,才有任正非。 不学华为,不学丰田,并不是什么都不学,而是要学习华为和丰田的神,而不是其形。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,形成毛泽东思想才可以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取得胜利。所有的生搬硬套,都会失败且成本高昂。 一般企业的生产运行,最重要或者基础的是,回归常识。单独就生产计划而言,回归的常识如下: 第一,至少要有一个信息系统的工具-ERP 制造企业是物料流动的系统,既然是物料的流动,物料的管理是关键。物料要管理,则物料档案、BOM是最基础的。ERP是物料管理最基础的系统,包含了物料的进、销、存。还可以管理物料的在途、在制等状态,是最最基础的信息系统。 ERP系统典型的成功应用是净需求的MRP运算。因为只有净需求的MRP运算,实物与ERP的数据,可以一一对应了。当然,财务与业务一体化,也是必须要实现的。 第二,理清需求,做好主生产计划 客户需求是驱动制造企业的源头,客户需求必须要整理清晰,时时刻刻要知晓还有多少的客户需求没有完成。客户的净需求是采购物料、配置产能的源头。 从客户需求到成品产出,这个是产销的平衡,是高效生产的计划。物料供应、产出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动态、高效平衡是制造企业永恒的主体,交付好、产出高、库存低是制造企业的永远追求。 在关键物料、关键产能约束下,实现客户净需求的满足,是主生产计划的要点。 第三,持续改善,是制造企业活长久的保障 在产销平衡的基础上,如何增加制造过程的均衡性、同步性、稳定性是关键要素,也是增加竞争力的关键。 在持续改善时,可以解决TPS等非常多的管理工具,比如5S、A3等等,太多的工具和方法了。 === 制造企业,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,钱也不多,人也不聪明,千万别去折腾这个折腾那个,还是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吧。 该文章在 2023/6/14 12:07:05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